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中国老人节。在这样一个充满感恩的日子里,让我们跟着《焦作晚报》回忆动情时光,夸夸咱爹咱妈。
壹
*才:父母的孝敬和善良值得夸夸
*才:
父母的孝敬和善良值得夸夸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杜挺勇实习生徐铂翔
图为*才(左)和父母在一起。
父亲李怀庆干了几十年的矿工,母亲宋枝梅一直在家务农,虽然都很平凡,一辈子没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对于今年43岁的*才来说,平凡的父母是自己最崇拜的人。*才说,看到本报“回忆动情时光夸夸咱爹咱妈”活动启动后,他想讲述一下父母的故事。因为父母用最平凡的举动,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孝敬和善良。
父母照顾老人无怨无悔
*才是市金盾保安公司五部三区的保安班长。10月1日,在马村区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他正和父母围坐在一起剥玉米粒。
“妈,你要是累就别干了,这点活儿孩儿都干了。”*才心疼行动不便的母亲,只想让老人多休息。“闲着也没事,干一点是一点。”看着儿子,今年75岁的宋枝梅显得很幸福。她说,子女都很孝顺,她特别知足。
*才兄妹四人,如今都有了各自的家庭,每个家庭都很和睦,并且在孝敬老人方面做得特别好。“我们懂得感恩父母,其实都是父母年轻时做出???了表率。”*才说。
*才回忆,他的姥姥去世早,只剩下了姥爷。按照农村的习俗,家中的老人一般都由儿子照顾。但在上世纪70年代初,*才唯一的舅舅因重病去世了。
“舅舅去世后,父母二话没说,把我姥爷接到了家中照顾。”*才说。后来,姥爷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父母尽心尽力照顾老人20多年,从没一句埋怨。
“上世纪80年代,家里条件差,父亲一个人在矿上上班,母亲要独自收拾家里的十几亩地。每天天不亮,母亲就要起床为姥爷做饭,忙完还要下地干活。”*才说。
当时,农村没有自来水。*才记得,姥爷大便失禁,经常会把裤子弄脏。“每天,母亲总要带着脏衣裤到村边的河旁洗。”*才说。
冬天河水冰冷刺骨,母亲在河边辛苦的背影却从未间断。有时,看着母亲的手冻得通红,甚至裂开了口子,*才很心疼。但母亲总是淡淡地说:“累点没关系,伺候老人都是这。”
“每次有点好吃的,父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姥爷。”*才说,“父亲对姥爷的照顾也特别细心,从来没有嫌弃过一点。”
李洪才回忆,父母对双方老人的照顾都是不遗余力的。上世纪70年代,父亲的工资只有30元,每月还主动拿出10元给李洪才的奶奶。
父母帮助别人不图回报
父母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子女什么叫孝顺。*才说,父母身上的善良,同样值得夸一夸。
*才回忆,父亲年跟家人逃荒到山西,靠为人家放羊为生,年才回到家乡,在此期间吃了不少苦。但无论日子再难,父母不忘帮助别人。
*才说,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得知一名工友家里实在无法维持生活,坚持要帮助对方。
原来,李怀庆的那名工友老家在山西,独自带着几个孩子来焦作生活。最难的时候,工友家的孩子饿得只哭,李怀庆毅然回家拿出了仅剩不多的粮食送了过去。“咱再难,还算是在本地人,就算来回借点也能维持下去。他们外地人没亲没友的,咋办?”李怀庆对妻子说。
后来,李怀庆一直特别照顾这名工友,帮他渡过了难关。“现在,父亲的那名工友已经去世了,但他的子女还和我们有联系,他们特别感谢我的父亲。”*才说。
*才说,这样的例子还有。本家一个伯伯去世得早,家里留下了几个孩子。父母看着这一家太艰难,主动担起了他们的农活,从来没有计较过。有一年,母亲看到伯伯家两个孩子脚上的鞋全是大洞,过年时她给两个孩子买了新鞋。
*才记忆很深,因为那年他们兄妹脚上的鞋也是破的,但母亲没有给他们买新鞋。“妈,为啥不给我们买新鞋?”*才兄妹几人不理解。宋枝梅心里难受,但告诉孩子们:“你们还有父母,还有完整的家,要懂得知足。”
贰
秦喜连: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最珍贵
秦喜连:
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最珍贵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杜挺勇实习生徐铂翔
图为秦喜连在翻看父亲留下的纪念章。
父母留下的什么东西是最宝贵的?对于今年58岁的秦喜连来说,不是金钱,而是一种精神财富。在本报“回忆动情时光夸夸咱爹咱妈”活动启动后,他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在秦喜连心中,父亲一身正气,不断鼓励子女要自我拼搏,这种品质意识是留给他最宝贵的财富。
父亲一身正气
10月2日上午,在秦喜连家中,他拿出一块绿色绸布,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近10枚纪念章。查看纪念章背后的小字,上面有“华北解放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等字样。“父亲在部队待了几十年,是一位战斗英雄,这是他留下的遗物。”秦喜连说。
秦喜连称,对于父亲战争岁月的光荣事迹他不再说,所有的战斗英雄都值得永远铭记,他想讲述的是自己和父亲一起生活的经历。
秦喜连想夸的,就是父亲的一身正气。
上世纪60年代,秦喜连的父亲秦兴隆从部队转业回到了焦作。到上世纪80年代,秦兴隆已是我市一家五交化公司的负责人。“那时,电视机、自行车、手表等还挺稀缺,父亲的单位方便采购这些东西,很多人都想找父亲帮忙,通过私人关系买些稀罕的东西。”秦喜连说,“如今回老家山西给父亲上坟,每次遇到本家一位叔叔,都会提起父亲当年‘大义灭亲’的事情。”
当年,秦喜连的本家叔叔特意来到焦作。“哥,咱老家有人想拜托你走‘后门’,买一台电视机。”秦喜连的本家叔叔直接说出了请求,觉得亲戚应该会帮忙。
秦兴隆细心招待,提供吃喝、住宿,但只字不提帮忙的事儿。几天过去了,秦喜连的本家叔叔有些不耐烦了,质问秦兴隆到底有本事办成事不?
秦兴隆当时回答得很直接:“我可以办,但不能办,因为这违背原则。”秦喜连的本家叔叔很不开心,觉得秦兴隆不给面子,最后强调只要帮一次忙,下次绝对不再打扰。
秦喜连的本家叔叔话说到了这里,但秦兴隆还是没答应,并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一名*员,违背*性的事说什么也不能干。”就这样,秦喜连的本家叔叔生气地离开了。
“父亲一身正气,就连对我们也不例外。”秦喜连说,“那时我工作刚稳定,单位同事想托父亲帮忙采购东西。但他还是那句话:‘违背原则的事,干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绝对不能开头。’”
感谢父亲鼓励
“年轻的时候,我们觉得父亲太严肃、太正直。”秦喜连说,“后来,我们觉得父亲一辈子刚正不阿,值得敬佩。”
秦喜连说,现在他生活很幸福,回想以前也经历了不少风雨,面对困境都敢于迎接挑战,这种勇气其实是父亲给予的。“父亲表面严厉,但他疼爱子女的心永远最温暖。”秦喜连说。
上世纪70年代初,秦喜连刚刚走出校门,别人都说他父亲肯定能让他进一家好单位。但秦兴隆没有那样做,只给予了秦喜连鼓励:“路是你自己走的,就得自己去拼。”
无奈之下,秦喜连开始到建筑工地干活,拉砖、拌水泥、抬钢筋。“有时干一天活回到家累得连饭都吃不进,双手直发抖。”秦喜连回忆道。
在建筑工地干了一段时间后,秦喜连有些受不了了,甚至想辞退工作。本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换取同情,没想到还被批评了一顿。
秦喜连心里有气,觉得父亲太不通人情,太不心疼儿子了。
“我最喜欢吃烧饼,有一天下班回到家,看到桌上有几个热乎乎的烧饼,闻着特别香。”秦喜连说。后来,母亲告诉他,这是父亲悄悄做的,他也心疼儿子,只是不想说出来,希望孩子能理解老人的苦衷。
“当时拿着烧饼,心里不知道啥滋味,父亲还是对我好啊!”秦喜连说。
后来,秦兴隆告诉儿子,他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有时在山里潜伏一天一夜不能动,连口水都不敢喝,搬砖又算什么辛苦?“为了自己的好日子,就得学会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父亲的话,秦喜连永远记在了心里。
叁
赵芳:父母爱情是最好的生活教科书
赵芳:
父母爱情是最好的生活教科书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改玲
图为赵芳母亲生前的照片。
爱情是什么?是6克拉的钻戒?是花费上亿元的婚礼?还是豪宅、名车?对更多普通人来说,爱情更应该是在生活平淡时相濡以沫,遇到困难时患难与共、不离不弃。市民赵芳来电说,看到“回忆动情时光·夸夸咱爹咱妈”栏目时,她想说说父母的故事,因为父母当初的举动令她感动。
他已病危,她依然要嫁给他
赵芳的母亲田月香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修武县西村乡人。
赵芳说,父亲也是西村乡人,年轻时家里很穷,找对象都困难。年,她的父亲马上要去当兵,她的爷爷、奶奶想把儿子的婚姻大事儿给定了。
当时,村里有三姐妹,都非常漂亮,人称“三朵花”,是不少男青年心仪的对象。
媒人曾找到“三朵花”中的“一朵花”,欲将其介绍给赵芳的父亲,可这个女孩撇撇嘴说:“他家住的地方恁小,他人傻不傻?”
赵芳的父亲听了自然很生气,对父母说,找对象要找朴实、善良、愿意同甘共苦的。
媒人又给赵芳的父亲介绍了家庭条件很差、长相普通的田月香,两个人的婚事很快定了下来。
“你当时就相中我爸了,相中他啥?”赵芳后来问母亲。“我相中你爸有文化。”赵芳的母亲回答。赵芳的父亲是高中生,从修武县一中毕业的。找个文化人,一直是赵芳母亲的想法。赵芳觉得,这正是母亲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他家里恁穷,你不怕受苦?”赵芳继续追问。“人都有一双手,还能穷死?”赵芳母亲的回答很实在。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夕旦祸福。年4月,赵芳的父亲在参加国防施工时不幸得了胃穿孔,在医院接受了8个小时的胃切除手术。
屋漏偏逢连夜雨。经过两个多月的恢复,赵芳的父亲正准备回连队参加国防施工时,又被诊断出得了亚急性*疸肝萎缩,后来连续昏迷4天,部队给他的家里发去病危通知书。田月香的家人知道这些事情后,坚决反对这门婚事,要她退婚。
这时,田月香的倔强劲儿上来了,她坚决不退婚。为了给对象打长途电话,她在邮局里等了一天半,就为了了解对象的病情。赵芳的父亲了解这些情况后也很感动,给田月香写了一封信,其中一句话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最终,赵芳的父亲从死神手中逃了出来。虽然有家里人的反对,田月香还是义无反顾地和他结了婚。
虽然在文化上有一定差距,但赵芳的父亲始终对妻子不离不弃。“我爸曾对我们说:‘你妈这人有缺点,可她能在我病危时依然要和我结婚,这一点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赵芳说着,眼里闪出了泪花。
在婚后的日子里,赵芳的父母也有过很多磕磕绊绊,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始终同舟共济。在很多家庭大事上,田月香都是丈夫的“高参”,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最终,赵芳的父亲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少人都说田月香有福,殊不知,这福是她当初顶着压力找来的。
她患癌症,他日夜精心陪护
年7月,赵芳的母亲被查出患了癌症。医生说,她最多能活3个月。
赵芳记得,守护母亲时间最长的就是父亲,因为他不想耽误几个子女的工作。在医院,赵芳的父亲几乎是全天24小时陪护,端屎端尿,洗衣服,实在撑不住了才在病房里休息一会儿。
赵芳的母亲经常处在昏迷状态,苏醒后,她总对来看望她的人说,丈夫是好人。不少病友及家属也说,没见过对妻子这么好的丈夫。
病魔无情,半年多后,赵芳的母亲还是永远地走了。
因为照顾妻子时长期疲劳、三餐不定,再加上要为筹措巨额的医疗费用操心,赵芳父亲的身体也很快出了问题,患上“不死的癌症”——类风湿病。
赵芳感慨,在父亲当初病危时,母亲千里迢迢去部队看望父亲;在母亲患癌症时,父亲精心照顾半年多,这些都让她感动。赵芳说,父母都是很平凡的人,但他们就是自己最好的生活教科书。
肆
齐月林:感谢父亲的“富养”
齐月林:
感谢父亲的“富养”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改玲
图为齐月林(中)和父母在一起。
说起19岁的齐月林,了解她的人都说,她有着理想女大学生的样儿:既有教养,又多才多艺。谁家有这么一个女儿,做父母的一定很幸福。齐月林则说,这是爸爸对她“富养”的结果。
不要误会,这里的“富养”不是大把花钱哦。原来,齐月林的父亲齐晓声并不是让她和妹妹跟其他孩子比吃比穿,而是让她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富养”,让齐月林和妹妹受益多多,不做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富养行动“之一:生日给钱用于买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雅何须大?有书就温馨。
书占据齐月林的卧室的半壁江山。《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曾是她文学启蒙的“面包”;韩寒、郭敬明的书,则是她的“甜点”。当然,她的书柜里更多的是中外文学名著,这是她的“大餐”。
齐月林说,父亲从小就让她多读课外书。她过生日,父母也会给钱,可这些钱是让她去买课外书。“当时自然是不太高兴了。不少同学过生日,父母都会给他们买生日蛋糕,有的同学还会将生日蛋糕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分享,我自然是很羡慕了,可我的爸爸总让我把钱用来买书。“齐月林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齐月林身上的气质,就是靠书“堆”出来的。
除了读书,齐晓声还经常让齐月林写作文,让她有机会成为焦作日报社校园小记者。齐月林记得,她写完稿子后,父亲会给她认真修改,连一个错字都不放过。最让她感动的是,当时家里还没有电脑,父亲就去网吧把她手写的文章打出来,并寄给报社。
齐月林上高中后,她所在班级一有重要活动,齐晓声都会准备好发言稿,每次都能赢得家长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齐晓声还带着相机,给齐月林及其同学留下宝贵的生活瞬间。同学们对齐月林说:“你爸真棒!”
齐晓声觉得,父母只要用心,就能在子女的成长之路上留下印记。
去年,齐月林考上河北保定的一所大学,进入系学生会宣传部工作,画海报、推送系团总支学生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