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萎缩能活多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征文为什么医生不建议脂肪肝患者进 [复制链接]

1#

撰稿:医院脾胃病科梁瑞华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目前已经取代病*性肝病成为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50%以上肝细胞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临床表现不一,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在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及长期过量饮酒的患者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50%以上。引发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如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饮食,不吃早餐,频繁吃夜宵;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长期伏案工作,缺少体育锻炼及活动导致每日摄入的能量过剩,转化为脂肪储存;过量饮酒引发酒精性肝脏病变。有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及脂肪肝家族史的人,往往更容易发生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治疗上,脂肪肝应该结合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行为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药物辅助等综合治疗。合理运动虽然可有效减少肝内脂肪沉积,但过度激烈的运动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加重病情。这是因为:首先,脂肪肝患者往往存在多吃少动的习惯,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肺负胆,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且往往难以坚持。其次,长期缺乏运动可导致骨质疏松,还可引起颈、腰、背、大腿等部位肌肉的萎缩和肌力下降,若突然进行剧烈运动,非常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另外,脂肪肝患者若存在心绞痛、急慢性心衰、心律失常、未能控制的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严重、严重代谢性疾病,也不能剧烈运动。

脂肪肝患者的运动处方应个体化

由于脂肪肝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各不相同,运动处方应个性化。合并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肌少症等慢性病的脂肪肝患者,医院获得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多走路所需的场地及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都不高,所有脂肪肝患者都可以采用。随着锻炼时间的增加,心肺功能得到提升后,再进行稍高强度的运动,这样更可取。

脂肪肝患者可选择全身性、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适当配以短时间、能够承受的无氧运动。根据自己的爱好、原有的运动基础、肥胖程度、体质、居住环境、性别、年龄等,选择不同类型的有氧运动项目。尽量选择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和器械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能实施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动作协调、有节奏为宜。肥胖者应安全地进行运动,运动时的心率达到最大心率(-年龄)的70%~80%即可,每周宜锻炼2~3次,每次运动30~60分钟,以后可逐渐增加运动频率和时间。

总之,生命在于运动,肝活力也在于运动。

有奖征文

为提高公众对肝病的认识,认清脂肪肝、肝炎、肝硬化对健康的危害,引导广大肝病患者树立健康科学的疾病管理和防治理念,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肝病科普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世界肝炎日肝病科普征文”活动,旨在鼓励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写作工作,广泛征集肝病防治方面的原创科普文章。本次活动由“爱肝联盟”
  评审方式
  1.主办方进行全程动态跟踪,保障肝病科普征文活动的公正性和公益性。
  2.文章必须原创,切合征文主题;结构完整,段落层次分明,内容实用有指导意义,重点突出;内容新颖,根据临床诊疗经验有独特的观点和启发意义。
  3.所有投稿的科普文章第一时间由曹海霞博士、范建高教授、*薏编审等进行初步评审,初审合格的文章择期在爱肝联盟
  4.所有初审合格的科普文稿集中参加第二轮专家评审,评议标准在征求专家意见后另行发布。
  评审专家
  1.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肝病相关委员
  2.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肝病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奖项设置
  特别福利
  主办方将会推荐优秀文章至《肝博士》《大众医学》等纸质期刊发表,或推荐参加更高层次的科普文章评比活动。
  优秀文章
  一等奖:1名,提供元的科普公益基金及奖牌
  二等奖:2名,提供元的科普公益基金及奖牌
  三等奖:5名,提供元的科普公益基金及奖牌
  
  结果公布 获奖名单年12月在爱肝联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