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Morchellaspp.)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名贵珍稀食用菌,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并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力、消除疲劳、保护肝脏和肾脏、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肿瘤等功效,受到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羊肚菌具有两大生物学特性,一是羊肚菌属于低温品种,适于冬季低温环境下栽培;二是羊肚菌是一种以大田土壤为基质栽培的菌类。因此可利用冬季闲置的土地和大棚作为栽培场地,降低栽培成本,增加复种指数。同时羊肚菌生长过程不需要木屑等培养料,可有效减少资源的消耗。为便于广大种植户种好羊肚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羊肚菌大田栽培的关键技术吧!
一、菌种选择
目前被成功驯化的羊肚菌品种约有9个,在衢州地区种植前,要选择种源和种性明确,且经过2年以上生产试验,适应当地生态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如六妹羊肚菌等。
同时羊肚菌具有快速老化和退化特征,对于菌种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菌种应从具有相关资质的生产单位购买,且外观无杂菌污染,培养基不萎缩,无*水,无异味;菌丝尖端白色,气生菌丝呈褐*色,活力强。中后期栽培袋(瓶)上有褐*色粒状或是块状菌核,菌龄在20天左右。
二、生产季节与时间
播种:当地最高温度降到20℃以下即可。衢州地区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播种;
摆放外源营养袋:播种后7~20天,畦面形成菌霜(白色分生孢子)后摆放,放置2个月左右,出菇前20天即可撤去;
保温阶段:12月底以后,当温度低于0℃以下时,可添加大棚裙膜用以保温;
催菇阶段:次年开春约一月底到二月中旬,气温稳定在5℃时,畦面白色分生孢子逐渐退去,喷水催菇;
采收:2月中旬开始采收。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应选择地块高燥、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电设施齐全,排灌方便,无污染源、土壤肥沃、疏松透气的田地。清除秸秆等废弃物,亩撒施生石灰50kg。深耕田地,深度25cm~30cm。耙平做畦,畦宽0.8m~1m,畦间沟宽50cm,深20~30cm。
2、大棚搭建
衢州地区宜选择肩高2m以上钢架大棚,棚顶外覆遮阳网,内层覆膜。棚顶安装喷淋降温设施,棚内安装喷雾灌溉系统。
3、播种覆土
菌种预处理:用菌种耙将菌种挖出盛放于大小适宜的容器中,用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拌种并混匀,以容器内无积水为宜。工具和容器在使用前应消*。
播种方法:宜选择在阴天或晴天早晚时播种。将混匀的菌种均匀撒播在畦面上,亩用种量~瓶(菌种瓶容量ml)。播种后及时覆1~2cm厚的湿润细土。
4、发菌管理
水分管理:播种4天后,当菌丝穿过覆土层,畦面出现白色菌霜时喷一次透水。之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温湿度管理: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水分管理,保持土壤含水量在15%~25%。当温度低至0℃以下时,可添加裙膜用以保温。
5、外源营养袋放置
外源营养袋配方及规格:小麦80%,木屑18%、石灰1%、石膏1%。选用15cm×25cm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袋内装料湿重g左右。
外源营养袋的摆放:营养袋灭菌冷却后,在营养袋较平整的一面等距离打4~6个孔径为0.5cm左右的小孔。将扎有小孔一面的营养袋紧贴在畦面上,沿畦面走向平行摆放两行,行间距50cm左右;袋的纵向间距40cm~50cm。每亩放置外源营养袋1~袋。
四、出菇管理
1、催菇
营养刺激:出菇前20天撤去外源营养袋;
水分刺激:畦面白色分生孢子逐渐退去,喷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湿度刺激:空气湿度增大到85%~95%,土壤含水率增大到20%~30%;
光温刺激:昼夜温差10℃,散色光照射畦面。
2、育菇处理
当温度高于15℃时,撤掉裙膜和大棚墙头膜;通过棚内喷雾系统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整个出菇阶段栽培场所的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当温度超过22℃时,不宜向菇体直接喷水,以防幼菇*化死亡,应采取棚顶喷淋、通风等措施降温。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有充足的新鲜空气,以防高脚等畸形菇的产生。保持一定的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促进菇体健壮生长。
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全过程
五、采收
采收时期:当羊肚菌子实体的蜂窝状凹陷部分基本展开,菇柄呈白色即可采收;
采收方法:用小刀齐土面割下或将子实体基部一起拔出,切除菌柄有泥土部分;
采后处理:采收后的羊肚菌放入0℃~4℃冷库中冷却4h后,进行分级、包装。
图文/崔文浩;来源: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