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
凝神定气,物我两忘
健康在五行
脾的大体解剖部位,笼统地讲,位于中焦。中医学中的脾,与现代医学中所讲的脾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代医学认为脾有造血等功能,中医则认为脾总司人体的消化。
一、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升清:主运化是脾的功能,升清是脾主运化的功能特点。脾主运化的功能,是指脾对因饮食物进行消化,并吸收其中的精微,再运输到心肺。在脾所吸收与运输的水份清微中,包括精微物质和水液两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从口而入胃,经过胃的受纳和初步消化,然后到脾,经过脾的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也就是清的部分,再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变为气血而布散全身。食物中的糟粕,也就是浊的部分降到大肠,变成大便排出体外,水液部分,由心肺下降到膀胱,成为小便排出体外。
营养物质来源于水谷,但要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运输,才能营养全身,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因为水谷精微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而水谷精微是经过脾的运化而完成的,所以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为“脾气健运”。
只有在脾气健运的情况下,则饮食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与运输功能,才能正常运行,反之,若因某种原因引起脾不健运,则饮食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与运输功能失职,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以至气血生化不足等病症的发生。
(2)运化水液的功能。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与脾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如果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就会造成水湿停留,形成水肿,痰饮等病变,所以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论述。这类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虚,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这叫做“脾虚生湿”。而湿邪内停,又能阻碍脾的运化功能,这叫做“湿邪困脾”。脾主运化的功能,依赖于脾气的作用。脾气是指构成脾以及维持脾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脾主升清,是指脾气有上升的特点而言。脾气上升,才能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这就是脾升清作用的体现。如果脾气不升,则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头晕、目眩等症。另外,这一作用引申到病理上,凡见到内脏下垂,如子宫下垂、胃下垂,以及久泄、脱肛等,则归于脾气虚而下陷,又称为中气下陷。
正因为脾是人身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所以历代中医都很注意这个器官的作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强调补益,顾护脾土,也就是脾胃的生理功能。
2、主统血:统,统摄,控制的意思。所谓脾统血,是指脾统摄血液,便血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而不外溢的作用。人体血液循环是靠心的推动,靠肝的贮藏调节,又靠脾的统摄,在心、肝、脾三脏的共同协作下,才能使血液正常运行于全身。
脾统摄血液的功能,同样是依赖于脾气的作用。脾气旺盛,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化,而不致溢于脉外,如果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液时,就会使血不循经,出现各种出血症,所以脾不统血的出血症,是属虚症。临床上多种慢性出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等,对于这一类疾病的治疗,常用“补脾摄血”的,方法,以补益脾气,使脾气健旺,恢复其统血的功能,则出血自止。
二、脾病的概括
在脏为脾,在腑络胃,在体主肉,开窍于口(唇)。概括现代医学疾病范畴及主要疾病:消化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肠炎、腹泻、便秘、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以及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口腔疾患等。
三、脾病干预的自我导引推拿
由健身气功功法和推拿法组成,锻炼康复时可先做健身气功,再做推拿法。
(一)健身气功动作
1、熊戏
熊戏的手型:熊掌,大拇指压在食指指端,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1)熊运
动作要点:以左式为例。两掌握空拳成“熊掌”,拳眼相对,垂手下腹部;目视两拳。以腰、腹为轴,上体做顺时针摇晃;同时,两拳随之沿右肋部、上腹部、左肋部、下腹部划圆;目随上体摇晃环视。右式与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腰腹转动,两掌划圆,引导内气运行,可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运用腰、腹摇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按摩,可防治消化不良、腹胀纳呆、便秘腹泻等症。
2)熊晃
动作要点:以左式为例。身体重心右移;左髋上提,牵动左脚离地,再微屈左膝;两掌握空拳成“熊掌”;目视左前方。身体重心前移;左脚向左前方落地,全脚掌踏实,脚尖朝前,右腿伸直;身体右转,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掌摆至体后,拳心朝后;目视左前方。身体左转,重心后坐;右腿屈膝,左腿伸直;拧腰晃肩,带动两臂前后弧形摆动;右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右;左拳摆至体后,拳心朝后;目视左前方。身体右转,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同时,左臂内旋前靠,左拳摆至左膝前上方,拳心朝左;右掌摆至体后,拳心朝后;目视左前方。右式与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腰腹转动,两掌划圆,引导内气运行,可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运用腰、腹摇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按摩,可防治消化不良、腹胀纳呆、便秘腹泻等症。
2、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要点:左式: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左臂外旋上穿经前面,随之臂内上举之头上方,肘关节微屈,力达掌跟,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时,右掌微上托,随之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与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与腹前,两掌指尖相对,相距约10厘米,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式与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静力牵张),可以牵拉腹腔,对脾胃中焦肝胆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可以刺激位于腹、胸胁部相关经络以及背部俞穴等,达到调理脾胃(肝胆)和脏腑经络的作用。可使脊柱内各脊椎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等。
3、倒拽九牛尾势
动作要点:以左式为例。双膝微屈,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侧后方约45°撤步;右脚跟内转,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内旋,向前、向下划弧后伸,小指到拇指逐个相握成拳,拳心向上;右手向前上方划弧,伸至与肩平时小指到拇指逐个相握成拳,拳心向上,稍高与肩;目视右拳。身体重心后移,左膝微屈;腰稍后转,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右臂外旋,左臂内旋,屈肘内收;目视右拳。身体重心前移,屈膝成弓步;腰稍左转,以腰带肩,以肩带臂,两臂放松前后伸展;目视右拳。重复二至三动3遍。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脚,左脚收回,右脚尖转正,成开立姿势;同时,两臂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下方。右式与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通过腰的扭动,带动肩胛活动,可刺激背部夹脊、肺俞、心俞等穴,达到疏通夹脊和调练心肺之作用。改善软组织血液循环,提高肌肉力量及活动功能。
4、卧虎扑食势
动作要点:右脚尖内扣约45°,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同时身体左转90°;两手握固于腰间章门穴不变;目随转体视左前方。左脚向前迈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拳提至肩部云门穴,并内旋变“虎爪”,向前扑按,如虎扑食,肘稍屈;目视前方。躯干由腰到胸逐节屈伸,重心随之前后适度移动;同时,两手随躯干屈伸向下、向后、向上、向前绕环一周。随后上体下俯,两“爪”下按,十指着地;后退屈膝,脚趾着地;前脚跟稍抬起;随后塌腰、挺胸、抬头、瞪目;动作稍停。起身双手握固收于腰间章门穴;身体重心后移,左脚尖内扣约°;身体重心左移,同时,身体右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右式与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法作用:“任脉为阴脉之海”,统领全身阴经之气。通过卧虎扑食之势,身体的后仰胸腹的伸展,可使任脉得以疏伸及调养,同时可以调和手足三阴之气。
5、“呼”字诀
动作要点:“呼”字舌居中喉出音。两掌向前拨出后,外旋内翻,转掌心向内对肚脐,指尖斜相对,五指自然张开,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目视前下方。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拢,至肚脐前约10厘米。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外展开至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两臂成圆形,并口吐“呼”字音;目视前下方。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拢。
功法作用:“呼”字诀与脾脏相应。口吐“呼”字具有泄出脾胃之浊气、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通过两掌与小腹之间的开合,外导内行,使整个腹腔形成较大幅度的舒缩运动,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
(二)健脾益胃推拿法
1、搅沧海:舌在口腔上、下牙龈外周从左向右,从右向左各转动10次,产生津液分3口缓缓咽下。
2、摩脘腹(转乾坤):双掌相叠,置于神阙穴(脐眼),先逆时针,从小到大摩脘腹30圈,然后再顺时针,从大到小摩动30圈。
3、荡胃腑:坐或卧位,以右手掌按置于中脘穴上,先以掌根稍用力将胃脘向左推荡,继之再以五指将胃脘稍用力推荡向右,往返计做10次。
4、振中脘:坐或卧位,双掌相叠于中脘穴处,以振动手法操作1分钟。
5、捏三线:坐或卧位,自两乳头和膻中穴向下取3条垂直线,以双手逐线自上而下捏拿,揉捏脘腹部肌肉,3线操作为1次,计做5次。
6、分阴阳:坐或卧位,两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中指相对于剑突下,全掌按紧皮肤,然后,自内向外,沿肋弓想胁肋处分推,并逐渐向小腹移动。共操作10次。
7、揉血海:坐位,双拇指分按于两侧腿部的血海穴上旋转按揉1分钟。
8、疏肋间:坐位,两手掌横置两腋下,手指张开,指距与肋骨的间歇等宽,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脐水平线,重复10次。注意手指应紧贴肋间,用力宜均匀,以胸肋有温热感为好。
9、理三焦:坐或卧位,两手四指相交叉,横置按于膻中穴,两掌根按置两乳内侧,自上而下,稍用力推至腹尽处,计推20次。
10、按三里:双手食、中指相叠,按揉足三里穴(人体强壮穴)50次。
四、健脾食药
1、中药:淮山药、山萸肉、茯苓、白术、砂仁、陈皮、潞党参、甘草、大枣、黄芪
成药:香砂六君丸、纯阳正气丸、健脾丸、保和丸
2、食补:牛肉、猪肉、鸽肉、黄鳝、糯米、栗子、豆类、大枣、莲子、花生、荔枝等
荔枝大枣汤:成熟鲜荔枝肉(连核)克,大枣75克,白糖20克。将荔枝去皮核,切成小块,另将大枣洗净,先放入锅内,加清水毫升烧开后,放入荔枝、白糖,待糖溶化烧沸即成。有生津止渴、补脾养血、理气止痛等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烦便血、血崩、脾虚泄泻、胃痛、呃逆等。
参枣米饭:党参10g大枣50g加粳米煮饭。有健脾益气,养胃等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体虚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
莲心红枣粥:红枣80克左右,莲子50克,粳米克煮粥。有补脾养胃、涩肠固精、养心安神等功效。心脾血虚所致失眠多梦、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