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你终于有个假期了,我们今天先去看生病的父亲,再去看刚生完孩子的嫂子,医院看病,记得做B超、胃镜、肝功……”。
年10月1日国庆节,在云南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的罗映珍开心的像个孩子,因为当警察的丈夫罗金勇终于有了空闲,可以陪着她回娘家了。
罗映珍是永德县小勐统镇湾甸村人,从小在苦水中泡着长大。
她的父亲罗占全上过初中,能写会算,还在供销社上过班,是当时村里最有能耐的人之一。
有能耐,就必须为家族多做贡献,家族的婚丧嫁娶、孩子们的读书学费,罗占全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甚至整个家族的头疼脑热,他都得管。
日子一长,罗占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可他对于穷乡亲的请求,又不知该如何拒绝,最终,在罗映珍五六岁的时候,他被压垮了,患上了精神分裂,开始梦游、闹失踪。
罗映珍的父亲生病后,他们那个大家族解体,40余口人分成了若干户。
好在一点,她的母亲李美正是个坚强贤惠的女人,她一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照顾生病的丈夫、抚育年幼的儿女。
因为家里穷,母亲供不起她和哥哥,幼小的罗映珍只能去学校给哥哥当“陪读”,可即便如此,罗映珍成绩依旧优秀,爱写爱画的她,还成了两门副课的课代表。
年,罗映珍初中毕业,以她的成绩,足以上高中、上大学,但罗映珍却选择了卫校,原因有二,第一是家贫,她想早日步入社会,减轻家庭的负担,第二是因为父亲的病,她想学医,好为父亲治病。
年,罗映珍卫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小勐统镇,在计生服务所穿白大褂。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罗映珍还挤出时间,完成了成人考试,并且拿到了大理医学院临沧分院临床医学毕业证书,成了计生服务所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
与此同时,她也找到了自己的爱情,那就是在小勐统派出所当民警的罗金勇,值得一提的是,罗金勇也是派出所有史以来第一个正牌大学生。
年,二人结婚了,虽然都在一个镇上上班,但夫妻二人相处的时间却不多,因为罗金勇太忙了,许多时候,罗映珍下班去找他,他还在忙着为人民服务。
这个国庆节,是罗映珍与罗金勇难得的欢聚时光。
一路上,罗映珍像个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虽然他们乘坐的只是个农用车,但这丝毫不影响罗映珍愉悦的心情。
路上,又有3个年轻人上了车,司机问他们去哪里,他们说去大田坝,但却要在橄榄坡下车。
这话让罗映珍有些奇怪,土生土长的她知道橄榄坡离大田坝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就随口嘟囔了一句。
这句话却引起了丈夫罗金勇的警觉,在打量过3个年轻人后,觉得他们有问题。
小勐统距离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很近,而且山间小路纵横,交通四通八达,许多毒贩都通过这里往内地运毒品,罗金勇怀疑这3个人是毒贩。
半道之上,农用车出了故障,司机开始修车,罗映珍则趁着这个机会去上了个厕所,可令她没想到的是,仅仅上个厕所的功夫,等她再次回来的时候,自己的丈夫竟然倒在了血泊之中。
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在车出故障后,这3个年轻人拎着东西就打算离开,司机拦住问道:“还没到地方,忙下车干什么?”。
此时的罗金勇,从三人紧张的神态,也已经基本断定他们有问题,于是拿出自己的警官证,要查看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
司机见他们人多又面色不善,碰了碰罗金勇的胳膊,意思是算了,但身为警察的罗金勇怎么可能放过可疑人?
他打开了3人手里的提包,结果发现里面竟是海洛因,事情败露,3人想都不想便要逃走,罗金勇冲上去阻拦。
贩毒的,哪个不是穷凶极恶之徒?若是被抓住,哪个不得坐好几年牢?若是惯犯,死刑也不是不可能。
见罗金勇拦着不让离开,3名毒贩开始反击,他们抓起地上的木桩、石块,没头没脑的朝着罗金勇头上、身上招呼。
罗金勇见状,拼命抵挡,但可惜双拳难敌6手,一根直径5厘米的木桩打到了他的脑袋,他的脑袋血流如注,软软倒在了地上。
打他的毒贩下手极重,这根木桩断成了三截。
罗金勇与毒贩的打斗,惊动了附近村民,大伙纷纷来帮他,最终,他们抓住了一名毒贩,并缴获海洛因克。
等罗映珍上完厕所出来,罗金勇已经倒在血泊之中,无论她怎么喊叫,他都没有反应。
紧接着,村里的医生被村民叫来,但看到罗金勇的样子,村医被吓得两腿发软,连打针都做不到。
无奈之下,罗映珍只能强忍悲痛,自己给丈夫打针、处理伤口。
简单包扎后,在村民们的帮助下,罗金勇被抬上车,送往60医院抢救。
一路之上,颠簸不断,对于罗映珍来说,那60公里,足足有几个世纪般漫长……
医院的罗金勇,已是重度昏迷,好在一点,当地听闻有位民警为了抓捕毒贩重伤,立即从省里请来专家为他治疗。
短短几天之内,罗金勇就做了4次手术,可惜的是,手术后的他情况没有丝毫好转,一次次送来的“病危”通知书,就像一柄柄巨锤,一次次敲着罗映珍的心脏。
最终,罗金勇的父母受不了了,他们认为儿子救不过来了,给他准备了白族丧服,亲医院,跟罗金勇告别。
但罗映珍却不这样想,她坚信,自己英勇的丈夫一定能挺过难关,重新醒来。
最终,罗映珍得到了一个不好不坏的结果,丈夫罗金勇活了下来,但却变成了没有意识的植物人。
若是换做一般人,一定会很沮丧,但罗映珍没有,只要保住了性命,就迈出了第一步,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总有一天会醒过来!
从这时候起,罗映珍就一直守护罗金勇病床前,等待奇迹的发生。
每天早上6点,她准时起床,给丈夫熬粥,榨新鲜水果汁,因为医生说果汁可以增强他的免疫力。
每天7点左右,她都是带着粥和果汁准时进病房,给丈夫简单擦洗后,便通过鼻吸管,喂他一点点喝下粥和果汁。
长期躺在病床,人的肌肉会萎缩,皮肤也会溃烂,为了能让丈夫舒服一些,她每隔2个小时,就会帮着他翻身、按摩穴位,擦洗一边身体。
听说,用“爱”可以唤醒植物人,她每天都在丈夫耳边轻声说话,并且写情书念给他听,一写就是多天。
辛苦一些,罗映珍并不在乎,令她担心的是丈夫每天几十次的痉挛,每次痉挛,她都是提心吊胆,生怕丈夫挺不过去。
为了更好的照顾丈夫,她找到了政府,把工作借调到了永德县,在医院附近租了一个小小的房间。
虽然丈夫躺在病床上没有任何反应,但罗映珍却相信,她能听到自己说话,感觉到自己在他身边。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照顾,第一次出现了奇迹。
年8月20日,罗映珍如往常那样跟丈夫“窃窃私语”,她把手放到他的手里,让他握她的手,令罗映珍没想的是,罗金勇真的做到了。
欣喜不已的她,又让他眨眨眼睛,他又真的眨眼了。
这一幕,让罗映珍泪流满面,虽然丈夫的“进步”很小,但却让她看到了康复的希望,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来探视的每一个亲友。
从那之后,罗映珍就不断逼着罗金勇跟自己交流,渐渐的,罗金勇眨眼的频率越来越高,嘴里也能哼哼两声,甚至有时还会发出微弱的叹息。
年6月的时候,罗金勇已经能够抬手、动脚,甚至说一些“疼、累、嗯”等简单的字眼,这让罗映珍更加开心,同时也加大了丈夫的康复训练。
每天早上6点,罗映珍起床,就会叫醒丈夫开始“运动”,除了中午可以休息会儿,罗金勇在罗映珍的监督下,几乎要一直“运动”到天黑。
长期卧病在床的人,无论是肌肉的力量还是身体机能都会衰退,一直不停的动,罗金勇当然很累。
每当看见他懈怠,罗映珍都会想方设法给他加油打气:“乖,再坚持一下!”,或者是用激将法:“你还像个男子汉吗?”。
罗映珍对罗金勇很严厉,罗金勇也像个孩子一样乖巧听话,虽然他懵懵懂懂,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记忆,但对罗映珍却依赖无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金勇能拿起笔,写一些歪歪扭扭的字了,他会在纸上写出一些人名,或者是饿、吃饭等简单的字。
年6月,国家安排罗金勇去医院治疗,当罗金勇在纸上歪歪扭扭下来“老婆我爱你!”5个字时,罗映珍是嚎啕大哭。
多个日夜了,自己丈夫的意识终于开始慢慢恢复,知道她是他的老婆了。
年9月23日,罗金勇第一次走出病房,来看外面的世界。
这对于罗家来说,是个大事情,他的轮椅上挂满了瓶瓶罐罐,吃的换的一应俱全,一家老少9口,全部围绕在他身边,医院派来的医护人员。
当时他们去的公园,正在举行菊花展,五颜六色的菊花争先斗艳,香气扑鼻,神志依旧不太清晰的罗金勇笑的像个孩子。
看罗金勇这么开心,此后的日子,罗映珍就经常带他出门,带他去喂红嘴鸡,去听花灯小调,每一次,罗金勇都是开心至极。
看着丈夫一天天好转,罗映珍脸上有了笑脸,可惜的是,还未等她喘口气,家里又出事儿了,她的老父亲查出了食道癌。
从照顾一个病人,变成照顾2个病人,罗映珍有多辛苦可想而知,更令她发愁的是老父亲的医药费。
罗金勇好说,医药费有国家出,她的父亲虽然也在单位上过班,但机构改革之后,连庙门都找不到了。
昂贵的医药费,压得罗映珍几乎闯不过气,就这还要在面对父亲的时候佯装轻松,短短十几天,她的头上便有了白发……
罗映珍的家庭比较特殊,一家9口中,除了她和罗金勇的父母,还有一对侄儿侄女、一个表弟。
看罗映珍实在艰难,就有人劝她“精简”家中人口,但罗映珍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这些都是她的亲人,一个也不能少……
侄女,是老家哥哥的孩子,哥哥本就生活艰难,家里还有个奶娃娃,怎么能送回去?
而表弟是姨妈的孩子,罗金勇卧床的这段时间,就一直是表弟帮她背、帮她扶,怎么忍心赶他离开?
至于侄子,则是罗映珍的“备用军”,因为表弟28岁了,她还想侄子再大一点,就让表弟回去,好说门亲事……
好在一点,罗映珍的母亲李美正也是个坚强贤惠的女人,为了让家庭度过难关,她是使出浑身解数,把女儿、女婿多块钱的工资,用到了极致。
一家9口人,他们吃4样饭,罗金勇病的严重,给他吃的是“上好”的流食,自家老头子虽患了癌,但对食物要求不高,可以吃次一点的流食,罗金勇的母亲吃斋念佛,给她吃一种饭食,其余人又吃一种饭食。
一天到晚,李美正要做9到12次饭,为了给罗金勇买到新鲜的蔬菜,她是早上5点起床,就直奔菜市场,因为去的晚了,无污染、绿色的蔬菜就没了。
正是因为有母亲的陪伴,有母亲的无私奉献,罗映珍才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金勇的状况是越来越好,他的记忆,也在一点一滴的恢复。
夜里,罗金勇经常会从梦中惊醒,醒来的他悲愤、挣扎,似乎记忆定格在了那场血腥的搏斗。
为了安抚丈夫,她继续坚持写日记,不断把日记里的话读给丈夫听,而且只要有时间,她就把家里的老照片拿出来,翻给丈夫看,以便唤醒他更久远的记忆。
虽然丈夫比当初好了无数倍,但罗映珍依旧丝毫不敢大意,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癫痫发作,一发作起来,就是半个多小时,脑部长时间缺氧,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作为一个女人,罗映珍最大的希望,就是有自己的孩子,可自从年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各自忙各自的工作,一直没时间要孩子,05年罗金勇受伤后,要孩子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但随着罗金勇一点点好转,罗映珍又看到了希望,她常对丈夫说的一句话便是:“我们家最缺什么?就是一个娃娃,等你好了,我们就生一个孩子,一家人快乐的生活。”。
年,罗映珍终于实现了做母亲的愿望,女儿罗玉延出身,之所以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她能够延续父母对艰难苦痛永不放弃的精神。
现如今的罗玉延,已经8岁,在罗映珍的教育下,是乖巧懂事,大多数时间,她都医院陪伴父亲。
现在的罗金勇,生活依旧无法自理,罗映珍肩膀上的担子依旧很重,但对于现在的生活,她却很满足,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丈夫照顾好,把女儿培养成才。
从年到如今,罗映珍已经照顾丈夫18年,不得不说,这位警嫂坚强伟大,也不得不说,民警罗金勇实在幸运,碰到了这样一位好妻子。
前段时间,某作家的小说《风情不摇晃》,竟然随意编造故事情节,说是女友为了给牺牲的缉毒警察男友复仇,深入毒巢当卧底,还跟毒枭谈恋爱。
不得不说,这位作家脑子真是锈透了,随便找个缉毒警的家属问问,他们哪个不是恨透了毒贩?
竟然能想出跟毒贩谈恋爱的桥段,还美化毒贩,这作家,要么蠢,不知道毒贩的可怕,要么就是坏,故意误导读者,美化毒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