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切花是所有切花中栽培难度最大、病虫害最严重的花卉,而月季切花在出口国外时叶面上不允许有药斑和灰层存在,这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作为设施大棚花卉,大多采用硫磺熏蒸,辅以农药的喷洒,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月季花病虫害较多,比较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花叶病等,虫害有红蜘蛛、蓟马、蚜虫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月季霜霉病危害情况一、霜霉病
霜霉病称为月季的肝癌,为世界性月季病害。若发病初期及时防治,还能补救,一且到了后期,用药物防治很难控制其蔓延,几天就开始掉叶子。
1.发病症状:主要侵染叶片,也侵染嫩枝、叶柄、花梗、花蕾和花。叶片受侵染后,叶面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边缘纤毛状,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
2.传染途径: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雾、多露时易于发病。
3.防治方法: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是挑选抗性强的品种。二是改善栽培环境,栽培场地要空气流通,光照充足,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培养土要透气,那些瘠薄土、板结土、盐碱土是种不好月季的。三是清除园中落叶、桔枝、杂草、废物,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染源。
(1)定植前,可用~倍百菌清防病,或1%的福美砷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月季苗期防止往叶片上滴水喷灌,必须喷灌要在晴天上午进行。
(2)定植后,苗高没有超过30厘米时,每周喷药防病次,每次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喷到。新叶刚刚展开时,即应开始喷药,一般7~10天1次。使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加湿性粉~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倍液,或1:1:倍波尔多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倍液。发病前,使用75%的百菌情倍药液喷雾,2周一次,直至控制住蔓延为止。
(3)一旦发现病叶,立即剪除。不要随意用手触摸发病植株的叶片,防止人为传播。发病时,可喷倍50%的多菌灵药液,此药抗水冲刷。实践证明,使用传统的波尔多液来防治该病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此药在月季发病的潮湿天气中具有较强的黏着性,在叶面上能形成一层薄膜,从而能有效地杀死病菌。波尔多液药效可维持2周。由于黑斑病菌潜伏期长,喷药时间最好掌握在发病之前,效果会更好。波尔多液采用倍液石灰等量式,要现配现用,不要隔夜。喷施时间宜选在傍晚,中午高温时喷易产生药害。目前主要使用药有普力克抑快净等可以得到一定控制,但一般不提倡治,主要是防。
二、灰霉病
1.发病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大花苞型的品种,花萼部最容易受感染,致使叶片、花瓣呈现红点。灰霉病在叶缘和叶尖发生时,起初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光滑稍有下陷,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病斑灰黑色,可阻止花开放,病蕾变褐枯死。花受侵害时,部分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灰霉病菌也侵害折花之后的枝端,黑色的病部可以浸染点下沿到数厘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色霉层可以完全长满受浸染部位。
2.传染途径:以菌丝体或菌核潜伏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人危害。温室中湿度大,易发生灰霉病。凋谢的花和花梗不及时摘除时,往往从此类衰败的组织上先发病,然后再传到健康的花和花蕾上。
3.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部:减少浸染来源,对于凋谢的月季花也应及时剪除。
(2)温室要适当通气:不致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高;浇水时不要使叶、花滞留水分。大多在晴天切花,这样伤口愈合容易。
(3)药剂防治:发病初即喷药保护,使用1:1:倍波尔多液时可2周喷药1次。
(4)喷雾法:可用50%速克灵可湿粉剂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粉剂1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多菌灵倍液,或70%代森锰锌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每次喷酒药液量每平方米不少于50~60千克。上述药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并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5)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平方米~克,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平方米克,熏3~4小时。另外,采用白菌清、乙磷铝等的电热熏蒸对霜霉病、灰霉病、防治效果明显。
(6)粉尘法:也可于傍晚喷撒10%来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平方米1千克,9~11天一次,连续使用或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
月季白粉病危害情况三、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是月季上普遍发生的病害。
1.发病症状: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等部位均可受害。初期,叶上出现褪绿黄斑,发病植株的新枝、嫩叶、幼芽、花蕾上着生灰白色的菌丝,逐渐扩大,以后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由点连成片粘着一层白粉。严重时全叶披上白粉层。嫩叶染病后叶片反卷、皱缩、变厚,有时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梢膨大,向反面弯曲。花蕾染病时,表面被覆白粉霉层,花姿畸形,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受害的大棵月季上部枝条佝偻,开花变形,小棵枝叶焦枯,甚至死亡。
2.传染途径:月季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越冬,有些地区可以闭囊壳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或分子孢子作初次侵染。随风传播,直接从表皮侵人或气孔侵人,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病迅速。
3.防治方法:
(1)初期病叶应及早摘除,修剪和销毁所有死亡的感病枝梢,可以减少侵染来源。
(2)增加通气,使湿度不致过高。白粉病是最常见的设施大棚病,不过容易防治,采用硫磺熏蒸基本可防止白粉病发病,硫磺熏蒸器80~平方米挂1个,每天熏15~20分钟。
(3)使用药剂防治时,喷药要全面周到,保护好幼嫩部位,新梢生长盛期和雨季应增加喷药次数,发病初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倍液,或50%多硫悬浮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喷施50%托布津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用50%托布津倍液或50%多菌灵倍液喷酒,同时剔除密集交叉的小枝,保持通风透光。常用药有爱苗、福星、新星、粉锈清、硫磺胶悬液等。
四、花叶病
1.发病症状:花叶病毒以小的失绿斑点为其特征,有时呈现多角形纹饰。病斑周围的叶面常多少有些畸形。有些症状呈环形、不定形的波状斑纹,以及栎叶型的褪绿斑,对生长势一般无影响,或有轻微影响到严重的矮化。
2.病原:月季花叶病的病原为月季花叶病毒。病毒质料结构球状,约25纳米。致死温度为54℃,稀释终点1:,体外存活期6小时(室温)。
3.传染途径:花叶病毒须在寄主活组织内,通过病芽、病接穗和有病砧木传播,在芽接和嫁接时传染发病。
4.防治方法:
(1)避免用感病月季做繁殖材料。
(2)在38℃温度下保持一个月,用热处理方法可钝化消除病毒。
五、皱叶病
1.发病症状:为系统性病毒,即全株叶、花都可表现症状。叶面出现黄色坏死斑点,造成叶片皱缩。花萼片有时变成叶状,花蕊也变绿多少与叶相似,整个花朵即使能开,也呈萎缩状,失去观赏价值。从植株基部萌发的枝条,也呈萎缩状,叶面有黑褐色坏死斑。
2.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不从病株获取繁殖材料。
月季蚜虫危害情况六、虫害
1.红蜘蛛:红蜘蛛主要潜伏在叶背结网,刺吸叶液,造成叶面干黄以致枯死脱落。用三氯杀螨醇倍液喷酒有特效,也可用氧化乐果、久效磷和敌敌畏。红蜘蛛是虫害中最难治的,一般藏在叶背,普通喷雾药很难喷到,采用高压力的动力喷雾,从底部往上喷,效果要显著得多。红蜘蛛喜欢较干燥的碱性环境,喜欢侵害不健壮的植株和老叶、病叶,不喜酸的环境,因此,保持水分充足和植株健壮就可防治红蜘蛛。
药物防治:主要治疗药物有阿维菌素、灭扫利、醋酸,也可喷0.5%螨死净和0.%三氯杀螨醇防治红蜘蛛。
2.蓟马:蓟马喜欢啃食花苞,躲在花心内部,药物难以直接作用,一经侵害,花就失去商品价值,所以防很重要,杂草要除尽,老枝、病枝要经常清除,尽量减少传播媒介。主要治疗药物常见的有吡虫啉、氯氰菊酯等。
3.蚜虫:蚜虫主要有大管蚜和粉蚜。蚜虫潜藏在叶背吸吮汁液,使植株生长缓慢,幼叶卷曲,影响开花。可用40%乐果倍液或用80%敌敌畏倍液喷酒。蚜虫繁殖极快,必须及时防治。蚜虫是最常见的虫害,用氧化乐果、吡虫啉、吡蚜酮或噻虫嗪、三氯杀螨醇等防治。防虫网一般可以防住包括蚜虫在内的大虫。
4.金龟子:防治时可喷施0.5%的辛硫磷防治金龟子。
5.天牛:其幼虫蛀食茎和根,使枝干枯菱。2年发生1代,以卵或蛹越冬。剪除病虫枝,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清园;保护其天敌喙蝽及蚂蚁。对于产生抗药性的虫,可用用性激素诱杀剂或高效杀虫灯等来诱杀和采用彩色棚膜以减少侵害几率。另外,植株的免疫力可以通过多代的组培苗和嫁接当地母体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