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有99个都有一个可爱的小肚腩。
即使你是一个瘦子,看起来不胖,撩起衣服来,依然有一个肉很多的肚子。
这成了许多尝试减肥的人遇到的难题:减肥最关键的指标就是腰围,而肚子上的肥肉却是最难消除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有什么方法能够拯救我的小肚腩游泳圈?
这是你的脂肪在保护你!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肚子里的肥肉,也就是包着内脏的肥肉,叫做内脏脂肪组织,它们主要长在网膜上。
腹部脂肪过多确实是“心腹大患”,但其实网膜和网膜上的脂肪不仅是内脏的缓冲垫,还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网膜覆盖着我们的重要内脏,为它们提供了物理和免疫双重保护。
当免疫吞噬细胞吃掉细菌以及外来物质以后,就会把垃圾运到网膜上。网膜就像一张蜘蛛网,可以用胶原蛋白封印感染的部位,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网膜也会包住外来物质。
网膜还是白血球处理细菌的场所。白血球(如中性粒细胞)会从血液来到网膜上,暴揍那里被关押的细菌。
此外,网膜的血管和肝脏相连,连接处有特殊的免疫细胞守卫着。来自肠道的血液只有经过网膜和肝脏这两道安检以后,才能进入人体循环。
网膜的超强免疫功能也早已在临床上被应用。一百年来,医生把网膜当作了原生态的抗菌创可贴,在面临严重术后感染风险的时候,医生有时会切一块网膜贴在病人的肚子、颈动脉,甚至心脏上保命。
肉肉的复仇
也正是因为内脏脂肪组织的重要免疫作用,因此人体在面临感染,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下,你的身体宁可舍弃其他部位的脂肪甚至肌肉组织,也要保住肚子里的这团肥肉。
相反的,那些在胎儿和幼年时期营养条件比较好的孩子更不容易受感染,他们的肥肉则容易遍布全身,而不容易累积在肚子上。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生于史称“饥饿严冬”(HungerWinter)的那代荷兰人。在这段人为因素造成的饥荒期间(-年),数万人死亡。
而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了这半年饥荒的荷兰人,长大后身高体重指数(BMI)更大,也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NationalInstituteforWarDocumentation,Amsterdam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移民到富裕地区后容易出现啤酒肚和救生圈。
看来,啤酒肚、救生圈本是免疫系统的好心,只不过在卡路里过剩的时代,反而办了件坏事。
肚子上多余的肉肉怎么减?
好不容易读到了这里,重点来了:怎么才能减掉肚子的肥肉?
一个很悲哀的事实是:局部减肥是不存在的。
坦普尔大学(TempleUniversity)肥胖研究与教育中心指出:脂肪只能全身成比例的缩减,身材也是在原形的基础上变瘦。人们总幻想局部减肥,其实是不可能的。
因此想要减掉肚子上的肉,要做的就是全身减肥:
调整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加上适量的运动,就自然会变瘦。
我们为什么会变胖?因为逛街时总是忍不住要点杯奶茶,聚餐时总是要多喝几杯,熬夜时要加顿宵夜,烧烤小龙虾油炸食品什么都不能少。
调整饮食并不意味着要饿着。记住下面图上的这个饮食比例:
记起来非常简单,一天饮食二分之一是蔬菜,四分之一是碳水化合物(最好是粗粮),四分之一是蛋白质。然后一天至少喝毫升-毫升的水就可以了。同时尽量减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还有含糖量高的饮料和水果。
蔬菜:白菜、萝卜、生菜、西芹、菠菜、胡萝卜、大葱、芦笋、西兰花、卷心菜、花菜、芹菜、黄瓜、茄子、青豆、韭菜、蘑菇、秋葵、洋葱、甜椒、南瓜、荷兰豆、西葫芦、西红柿、扁豆等等都可以。蔬菜可以不限量,想吃多少吃多少。
碳水化合物:除了精米和面粉制品外的一切都是粗粮,包括红薯、山药、燕麦、玉米、紫米、紫薯、杂粮粥等等。尽量吃粗粮。
水果:蔬菜和水果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但蔬菜含量非常低,通常低于5%,有的水果果糖含量也不低,所以甜的水果也要少吃。
蛋白质:蛋白质占一天饮食的25%就行,所以,红肉、白肉各种肉都是可以吃的。而且蛋白质还比较耐饿。
脂肪:自然界中脂肪一般都是和蛋白质一起的,比如肉里的脂肪,鸡蛋里的蛋黄,所以只要吃肉,鸡蛋,吃沙拉有橄榄油就自然补充了,另外也可以吃坚果来补充脂肪,一天不超过一把就行。
整体思路:在能吃饱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减少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也可以理解为在饮食均衡前提下,少吃碳水。
当然,每顿饭不一定都能符合这个比例,比如中午和同事聚餐,肉和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晚上就回来吃蔬菜沙拉平衡一下。或者昨晚吃烧烤,吃了一大堆肉,今天就吃素一点了。
不过,尽量还是做到每天饮食平衡比较好,即使吃烧烤,还是可以烤很多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