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个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聚焦基因治疗等技术
四川省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医院联合政府投资平台和相关产业链企业共同组建,估算总投资10.52亿元。该中心聚焦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药物等“卡脖子”技术,开展高通量测序、分子诊断、组学技术、医学人工智能等的研发转化。
泛生子肝细胞癌早筛液体活检产品获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9月30日,美国FDA授予泛生子基于高通量测序(NGS)的肝细胞癌早筛液体活检产品HCCscreenTM“突破性医疗器械”(BreakthroughDeviceDesignation)认定。根据与美国FDA器械和放射健康中心(CDRH)的沟通,HCCscreenTM的适用人群为肝细胞癌高风险人群,包括乙肝病毒(HBV)感染和/或肝硬化人群。
华大基因携国产测序仪等多项产品参与第三届医疗产业创新与发展大会
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医疗产业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医疗产业创新与发展大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华大基因携国产测序仪和可居家自测的肿瘤早筛产品及用药基因检测产品参会并在现场展示。华大基因副总裁刘娜还对华大基因高通量测序仪在新冠疫情及临床检测中的应用、集预防-早筛-诊断-监测为一体的肿瘤防控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
ExactSciences近日发布泛癌液体活检最新数据股价大幅飙升
近日,领先的癌症筛查和诊断检测公司ExactSciences发布了新的泛癌液体活检研究数据。数据显示,Exact的泛癌检测技术可检测六种常见癌症,整体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5%。该数据公布后,ExactSciences的股票涨幅超过27%。
精准疗法公司Sarepta公布基因疗法SRP-和SRP-临床结果
精准疗法公司SareptaTherapeutics公布了2款基因疗法SRP-和SRP-的阳性临床结果。SRP-是一款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基因疗法,旨在将编码微营养不良蛋白(micro-dystrophin)的基因传递到肌肉组织,使肌肉细胞表达微营养不良蛋白。
数问生物全新产品问娴安子痫前期即时检测试剂盒在国内获批
年9月30日,浙江数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数问生物技术(宣城)有限公司宣布其专利保护的国际首创独家产品问娴安子痫前期快速尿液检测试剂盒近日在国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该试剂盒是国际上首次开发成功的一个无需任何仪器设备、以孕妇尿液为样本的即时无创子痫前期POCT检测试剂盒。
亚辉龙生物2款新冠抗体检测试剂获批
据国家药监局9月28日公告,受理号为CSZ和CSZ两款来自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新冠抗体检测试剂已获得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注册证号分别为国械注准3400769和国械注准3400770。
迈克生物轮状病毒、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年9月29日,迈克生物发布公告,公司产品轮状病毒、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轮状病毒、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系公司POCT产品平台新产品,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及腺病毒抗原。
利德曼“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测定试剂盒”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利德曼发布公告,公司已取得由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注册证》。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小胞质蛋白。它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骨骼肌中存在微量。H-FABP对于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不同形式的心肌缺血损伤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H-FABP在其他组织损伤时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分子技术公司AppliedDNA医院签署主服务协议
9月29日,分子技术供应商AppliedDNA宣布医院签署了一份主服务协议(MSA),根据为期一年的MSA条款,AppliedDNA将按需向SBUH提供其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LineaTMCOVID-19检测试剂盒,同时,公司宣布收到MSA下的初步采购订单,MSA和初步采购订单的条款没有披露。
免疫疗法公司VaccibodyAS与基因泰克达成战略合作
免疫疗法公司VaccibodyAS已与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公司签订了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和合作协议,用于开发和推广基于DNA的个体化癌症新抗原疫苗。通过此次合作,基因泰克和Vaccibody将把一款名为VB10.NEO的新抗原疫苗推进到美国和欧洲的临床试验中。
启函生物宣布扩大科学顾问委员会规模
9月29日,基因编辑器官移植技术研发商启函生物宣布扩大其科学顾问委员会规模,将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移植免疫学和细胞疗法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共12人纳入其中,并成立多个科学顾问委员会。
VorBiopharma与ArborBiotechnologies合作开发工程化造血干细胞疗法
免疫疗法研发商VorBiopharma与生命科学公司ArborBiotechnologies,Inc.宣布达成协议,使用Arbor的基因编辑技术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工程化处理,以实现开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等血液癌症的疗法的目标。该合作是非排他性的,仅适用于临床前研究,协议的进一步条款并未披露。
白宫将推出1.5亿单位雅培公司COVID-19快速检测
白宫与雅培公司签订了价值7.5亿美元的新COVID-19现场检测合同,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这些新检测将很快在美国各地分发,使美国正在进行的检测数量翻倍,其中1亿单位的即时检测将送往各州和地区,以支持尽快恢复经济。雅培公司的测试被设计为在15分钟内提供结果,而不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检测。
生物技术公司Genosity与OlinkProteomics达成战略合作
生物技术公司Genosity与OlinkProteomics宣布达成一项针对美国的战略服务和合作协议。根据协议,Genosity将在其CLIA实验室提供Olink的近距离延伸检测技术,并将该技术纳入其Genosity集成基因组学工具包软件中。此次合作使Genosity将高通量蛋白质组学与新一代测序读出技术加入其技术库中,并将拓展到美国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发现服务市场。
部分新冠重症可能与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现,新冠重症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存在的薄弱点有关,比如有相关基因突变和产生自体抗体等。这个团队近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相关论文。他们从今年2月开始,先后对全球超过名新冠重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两篇Science揭示一些重症COVID-19病例与基因突变或攻击人体的自身抗体有关
近日,两项新的研究表明一些威胁生命的病例可以追溯到患者免疫系统的薄弱环节。在患有重症COVID-19的患者中,至少有3.5%的人的抗病毒防御基因存在突变。至少有10%的重症患者会产生攻击免疫系统而不是与病毒抗争的“自身抗体”。这些发现确定了危及生命的COVID-19的某些根本原因。
科学家研发出能分析新冠病毒基因组的手机APP
据一项发表于《通讯生物学》的新研究,科学家研发出了一款名为Genopo的手机APP,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对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在测试实验中,来自感染者的病毒RNA经过扩增后,会通过MinION纳米孔测序仪进行测序,再由智能手机的Genopo程序确定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序列。
《Science》子刊:开发出一种检测新冠病毒RNA的双色RT-LAMP检测方法
德国感染研究中心、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组针对SARS-CoV-2N基因的引物测试了用于检测SARS-CoV-2病毒RNA的双色RT-LAMP检测方案,该双色RT-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为97.5%,特异性为99.7%。相关研究发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期刊上。
《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新致病基因或被捕捉
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对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人进行载脂蛋白E4(APOEε4)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首次证实了APOEε4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强关联性。贾龙飞表示,根据APOEε4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提示,APOEε4基因型可能是造成未知基因突变的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原因之一。
MIT科学家发现:靶向DNA损伤修复有助于治疗癌症
麻省理工学院精准癌症医学中心主任MichaelYaffe教授的研究小组在一项研究中发现MK2蛋白是癌细胞中的关键信号分子,并且作为p53的伴侣介导了合成致死的效应。靶向MK2能够通过阻断化疗后协调DNA修复的能力来创造杀死p53突变型肿瘤的效果。在p53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的临床前模型中证明,沉默MK2联合化学疗法可导致肿瘤明显缩小。
《科学》子刊:DNA甲基化也许能促进二甲双胍精准治疗
由隆德大学表观遗传学CharlotteLing教授领衔的研究中,在糖尿病患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前,研究人员通过血液检测分析了他们的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随访一年后,研究人员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以及副作用情况,并结合表观遗传数据分析发现:DNA甲基化作为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患者对二甲双胍治疗的反应。该研究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明团队分析脑组织和细胞系的甲基化组蛋白ChIP-Seq数据,发现rs可能位于DNA增强子区域,并利用双荧光报告基因实验证实这一猜想。通过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发现rs所在区域与MAPK3基因启动子直接经由染色体回环交互作用。
左利手表现主要受环境影响但与多个遗传变异体相关
澳大利亚QIMRBerghofer医学研究所研究团队探究了基因组和左右利手之间的关系,发现左利手表现与多个基因组区域有关。该研究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NatureHumanBehavior)。遗传变异体与约12%的利手性相关,这意味着后天因素对利手性影响更大。
影响衰老的基因突变或更普遍
一项发表于BMC子刊的新研究发现,早期就对生物体有害的基因突变,也会加速机体衰老。研究人员在果蝇的遗传物质设置了20种不同且易于追踪的基因突变,并用果蝇的繁殖力来代表其衰老程度。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基因突变对年轻果蝇的繁殖力具有负面影响,使它们的生殖能力衰老的更快。
科学家识别出几十种能促进癌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的关键基因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Functionalgenomiclandscapeofcancer-intrinsicevasionofkillingbyTcel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几十个能促进癌细胞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的基因。研究者表示,他们已经绘制出促进癌细胞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杀死的基因图谱,这一研究发现或为新型免疫疗法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研究揭示DNA损伤后的组蛋白降解促进DNA修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和巴塞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DNA会诱导组蛋白耗竭,这增加了DNA纤维的可访问性和灵活性,并提高了同源重组修复过程中的同源搜索速度。
基因技术公司10xGenomics收购两家原位分析技术公司
基因技术公司10xGenomics宣布将收购两家参与开发原位分析技术的公司ReadCoor和Cartana。据悉,10xGenomics已达成最终协议,以3.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ReadCoor。预计该交易将在月底前完成,等待ReadCoor股东批准,高盛担任ReadCoor的财务顾问。
基因技术公司ScribeTherapeutics完成万美元A轮融资
基因技术公司ScribeTherapeutics宣布与BiogenInc.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基于CRISPR的疗法,以解决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潜在遗传原因。该公司通过开发定制工程酶和递送方式,克服了当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局限性。
真迈生物完成1.4亿人民币B轮融资加速国产基因测序平台落地应用
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研发商真迈生物完成B轮1.4亿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信熹资本、叱石燎原。据了解,真迈生物致力于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等基因行业上游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作为国产第三代基因测序平台的先行实践者,真迈生物的核心技术为单分子荧光测序。
微生物测序服务商“予果生物”完成2.18亿元A轮融资
微生物测序及微生物基因组大数据分析服务商“予果生物”宣布完成2.18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龙磐投资和创新工场共同领投,辰德资本加入跟投,老股东北极光创投继续跟投。据了解,本轮融资将全部用于公司未来1年的核心产品商业化战略和技术升级的实施。
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近亿元
近年来,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年期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5.45%。前瞻保守估计年国内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近亿元。
-年Q1迪安诊断营业总收入呈逐年攀升态势且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主要上市代表企业有迪安诊断、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和贝瑞基因。-年Q1迪安诊断营业总收入呈逐年攀升态势,且远高于其他企业,年营业总收入为84.5亿元,稳坐行业龙头老大;华大基因营业总收入也保持增长态势,年营业总收入为28.0亿元,仅次于迪安诊断;贝瑞基因年营业总收入为16.2亿元;达安基因近4年营业总收入连年下降,年营业总收入为11.0亿元。
年我国诊断及基因检测行业共发生私募融资交易65起
据统计,年我国诊断及基因检测行业共发生私募融资交易65起,同比年下降约18%,但总融资金额与年相比仅略有下降,为约87亿美元。
年,中国三代试管婴儿服务的规模达到25亿元
有关增长导致对三代试管婴儿服务--即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GeneticTesting,PGT)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中包括医疗咨询、试管婴儿治疗(即卵子提取、受精、胚胎移植)、药物治疗和PGT。三代试管婴儿服务的规模(按患者的总支出计,包括注册费、咨询费、检查费、药费及PGT服务费)从年的人民币3亿元增加至年的人民币2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