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最大的误解就是做手术!
家住荔湾区的老陈最近体检,发现肝脏上长了好几个2、3厘米的囊肿,看着检查结果,有点慌神,虽然无知无觉,但是检查知道了,感觉心里膈应得慌,囊肿?肿瘤?难不成得了肝癌?要尽快手术不?
你了解什么是肝囊肿吗?
肝囊肿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病,大多是良性的,不是肿瘤,先不用太过担心。囊肿可以理解为“水泡”,可以单个存在,也可能多个同时存在,而“水泡”也有着不同的分类:
①最常见的就是单纯性肝囊肿和多发性囊肿疾病,为先天性疾病,通常肝脏及肾脏同时多发囊肿;
②相对少见的是包虫病、囊腺瘤、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
③较为罕见的有恶性肿瘤、创伤肝内血肿、肝内胆汁瘤。
过去由于人们对健康体检的认识不够,以及医学技术条件等原因,肝囊肿不易被发现,所以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近些年来,患者越来越多,但还是很多人对其有所误解,以为要手术治疗才安全。
不用过度治疗
因为引起肝囊肿病变病因范围较广,所以针对不同肝囊肿病变的处理诊疗方式也是大相径庭的。
如老陈体检查出的先天性的肝囊肿的,其实大多不需要过度治疗,慌慌张张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这类囊肿通常没有任何不适,但若不及时控制,逐渐增大又会引起腹部饱胀感、影响呼吸、黄疸、内出血、急性腹痛、发热等症状,所以一般选择中医药保守治疗即可,几付汤药就能解决,又何必动刀,还花更多冤枉钱?
但如果囊肿直径超过了8cm,自发性破裂的风险就急剧增加。肝囊肿一旦破裂,可能导致囊肿周围血管和肝内胆管破裂,导致肝出血或胆瘘和胆汁性腹膜炎。
所以对于较大的肝囊肿,建议尽早采取积极手段了。
中医如何对付肝囊肿?
中医讲究阴阳调和、以人为本,人体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多是阴阳失调的结果,中医就是将这种失调的状态,通过中药将其调理成平衡的状态,囊肿治疗也不例外。
中医认为,肝囊肿是肝内有阴邪,调理上调肝寒,消症散结,欲除后患,必须调脾肾湿寒。这样治疗,不仅安全、高效、适应症广、并发症少,囊肿也可以逐渐缩小和消失。
具体分两步来解决:
第一步:
醋柴胡,姜半夏,生姜,党参,吴茱萸,槟榔,枳实,桔梗,制鳖甲,前胡,生牡蛎,熬7付。
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第二步:
醋柴胡,吴茱萸,桔梗,枳壳,前胡,生姜,槟榔,制鳖甲,姜半夏,党参,白芍,生牡蛎,熬10付。
吃汤药后一个半小时后服用金匮肾气丸和后爱暖参茶。
广州御生堂提醒:因本医馆遵照“辩证施治、一人一方”的行医理念,文中所涉及的处方、药材、诊断方法等因人而异,请勿对号入座。如若您有类似的病征,请到御生堂医馆面诊为宜,或拨打电话-咨询。
肝囊肿不典型症状
因为囊肿较小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所以超声是目前最有效的初步检查工具,建议定时体检,及时筛查疾病。当囊肿较大时才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腹部包块、不明原因的黄疸,当出现医院就诊。
1、用餐时很快就有饱腹感:囊肿过大时会挤压周围的脏器,如胃部,使得胃舒张受限,导致过快出现饱腹感。
2、消化不良:囊肿过大时会挤压周围脏器,影响胃肠道蠕动,导致消化不良;患者会感觉到进食后腹胀,甚至产生腹痛的症状。
3、腹胀不适:囊肿过大时挤压周围脏器,出现肚子胀的感觉。
4、上腹隐痛或钝痛:囊肿过大时可触及并刺激脏层腹膜,使得出现腹痛症状。上腹部右侧部位出现胀痛,通常在夜间时间出现,改变体位时情况可能加重。
5、可触及的腹部肿块:囊肿过大时可触及,通常于上腹部出现肿块,肿块质地通常较软,可移动。
6、皮肤黏膜变黄:黄疸,较为少见。
转发、在看给你爱的人,一起健健康康活到老~
如果大家还有其它疑问可以来找我们的洪国军老中医进行相关咨询哦~
名医在线
扫码挂号/咨询/问诊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于其他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