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养殖朋友问我,今年鹅副粘和感冒的问题真是太多了。相信很多养殖朋友都遇到过鹅副粘病毒和温和型流感,一旦控制不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今天就先跟大家聊一下鹅副粘病,以及小鹅得了副粘主要有哪些表现?要怎样解决?
该病主要经由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当易感鹅食入有病毒的饮水、饲料或者吸入含有病毒的空气时,就会发生感染,并快速在群内扩散,还能够从一个鹅群蔓延至另一个鹅群,导致该区域出现大面积流行。
患病鹅精神委顿,缩头垂翅,食欲不振或拒食,饮水量增加,行动缓慢,不愿下水或下水后浮在水面随波逐流。发病初期排淡黄绿色、灰白色、蛋清样稀粪;病情严重后,粪便呈暗红色、绿色或墨绿色,混有气泡。呼吸困难,甩头咳嗽,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及边缘色泽变暗。成年鹅将头部插于吃下,严重者,常见口腔流出水样液体,并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是饮水后患病鹅有甩头、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
剖检可见肝、脾肿大,表面和实质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出血、坏死,结肠见豆状大小溃疡。腺胃乳头与黏膜,及肌胃交界处有出血。鹅口腔黏液较多,喉头出血,食道粘膜,有芝麻大小灰白色,或淡黄色结痂,易剥离。
解决方案:
平时应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调整鹅群的饲养密度,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鹅舍及用具,全场清除粪便、污物,对病死鹅要做深埋处理。一旦发现鹅群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使用新牧副粘特效来解决。另外,尽量不要从疫区引进雏鹅,必须引种时,应给雏鹅注射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并切实做好引种鹅群的隔离消毒工作。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极高的死亡率,一般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7.7%和18.2%,10日龄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给养鹅业带来很大危害。
临床症状:
病鹅呆立,拉稀,消瘦,精神不振,离群呆立,减食或不食,1~2天后出现瘫痪,有些病鹅,从呼吸道发出“沽沽”声。发病后期,有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部分鹅有头肿大,眼流泪,脚骨发紫,喙与掌部发紫等,多数在发病后3~5天死亡,也有少数急性发病鹅无明显症状而在1~2天内死亡。
剖检变化:
从食道末端至泄殖腔的整个消化道黏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坏死等病变。肠黏膜纤维性坏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黏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结痂,剥离后呈现出血或溃疡面;肝脏肿大,瘀血,质地较硬,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脾脏肿大,瘀血,有芝麻大,或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脏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脑充血、瘀血;心肌变性;气管环出血,整个肺脏出血,肺部有针尖或粟粒大甚至黄豆粒大的淡黄色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