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赞助,医学慕课支持的“肝动中国”HCC临床诊疗思维提升项目之MDT病例研习会议第一期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邀请了医院肝胆外科王顺祥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哈尔滨医院王凯冰教授、医院消化内科张瑞星教授、医院介入放射科李顺宗教授任特邀点评专家。会议围绕手术治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激发出很多对临床实践有价值的经验和思路。
会议主席
医院肝胆外科王顺祥教授
特邀点评嘉宾
哈尔滨医院
王凯冰教授
医院消化内科
张瑞星教授
医院介入放射科
李顺宗教授
系统治疗:助力肝癌治疗走向更高水平系统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医院肝胆外科焦志凯教授首先在会上分享了肝癌系统治疗的新思考,指出系统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有利选择,在肝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仑伐替尼是获得9大权威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标准方案,以靶向为基础,追寻临床获益最大化成为系统治疗的新方向。现如今,肝癌治疗已步入全程管理综合治疗时代,仑伐替尼集患者应答、序贯方案及肝功能保护三方面优势结合,转化为患者生存获益,是一线单药治疗的首选方案。免疫和靶向治疗的联合方案也开启了肝癌治疗的新思路。仑伐替尼从机制出发,与免疫治疗强强联手,成为联合方案“王炸组合”,仑伐替尼一线助阵免疫治疗,多项研究充分证实了其为系统治疗带来了突破性ORR获益。同时安全性和疗效双重保障,*副作用可愈可控。
医院肝胆外科焦志凯教授本次会议共有3位教授进行了病例分享,病例分享结束后,特邀专家分别针对每个病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学术氛围浓厚,堪称一场学术盛宴,特此对病例内容及点评精华内容整理汇总报道如下:
病例1: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强强联合来自医院的王英南教授分享了2个病例,一个是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的病例,一个是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胆管癌的病例。这两例病例经过治疗后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王英南教授分享完病例后,还分别针对相应的病例提出了问题和疑问,例如,第一例肝癌患者经过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后,患者肝上肿瘤得到了持续退缩,但门脉瘤栓退缩不明显,是否混有血栓?如何与门脉瘤栓进行鉴别?该患者反复出现门脉高压导致的并发症,少中量腹腔积液,肝功能child-Pugh评分8分B级,可否行门脉瘤栓放疗或其它治疗?等一些列具有探讨性的问题,非常具有临床意义。
医院王英南教授
王凯冰教授:对于门脉癌栓,区分是血栓与癌栓,癌栓是有血供的,影像学检查增强时可以看到强化,血栓没有血供,看不到强化。治疗方面,可以采取局部治疗,放疗也可以,做TACE治疗,肝动脉栓塞也是可以的。
李顺宗教授:是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很成功的两个病例,我对该病例的观点跟王凯冰教授的观点相似。
病例2:综合介入治疗:
介入+仑伐替尼+PD-1抑制剂
来自浙江大医院的李斌教授分享了一例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的病例,该患者存在的问题从急到缓依次为:门静脉癌栓、右肝主灶、肝静脉癌栓、肝内子灶、肺内多发转移灶。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针对性治疗。门静脉癌栓进行了SBRT放疗,右肝主灶进行了3次TACE治疗,控制良好;肝静脉癌栓进行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肝内子灶进行了TACE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肺内多发转移灶,进行了双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逐渐好转。口服索拉非尼,手足反应等不良反应较重,效果不好。经过治疗,开始患者AFP逐渐下降。但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发生了AFP反弹,因此给予各种手术治疗措施的同时,给予了仑伐替尼、PD-1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AFP显著下降。李斌医生在病例讲解中讨论了中晚期肝癌治疗的策略,中晚期肝癌很多病人死亡于播散灶和转移灶,该患者门静脉癌栓是主要问题,应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先打断播散通路的策略。同时,强调在合适的时机,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另外一点,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浙江大医院的
李斌教授
王顺祥教授:中晚期肝癌经过门静脉转移,这是治疗的一个难点。应遵从手术治疗为主的原则,除手术外,首先考虑选择介入,介入即是局部治疗也是全身治疗。治疗的手段越多,选择应该越慎重。
王凯冰教授:非常好的一个病例,非常重、非常复杂,能用的治疗手段基本上都用上了,过程中仑伐替尼、PD-1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另一点,针对肺部病灶进行了粒子植入治疗,我感觉挺有创意的,治疗效果也确实不错。该患者是个中晚期患者,经治疗能达到长达4年生存期时间,非常难得。
张瑞星教授:非常好的病例。复杂、比较晚期的病例,治疗效果很有效,经过适当的治疗,OS达到了4年。个体化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方法的选择比较有意义。按照对病情轻重缓急影响,对疾病诊断进行了分类,这点非常好。对于门脉癌栓的治疗,不管是介入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内科医生,一定要想到放疗科的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李顺宗教授作为一个介入科大夫,就该例患者小苏打使用方式及如何使用的,跟李斌医生进行了现场互动探讨。另外,李顺宗教授还当场提问了一些其它很有学术探讨意义的问题,例如:该患者双肺20多个转移灶粒子植入,不担心胸和出血吗?20多个转移灶粒子植入是一次完成的还是多次完成的?等问题。
病例3:靶向治疗+PD-1抑制剂:
转化治疗的新思路
医院的徐海峰教授分享了一例肝细胞癌转化治疗的病例。该患者临床诊断为复发性肝细胞癌,肝内多发转移,腹腔内转移。ECOS评分0分,ChildPugh评分A(5分),BCLC分期C期,中国肝癌临床分期IIIb期。IIIb期患者首选全身治疗,可选用药物例如仑伐替尼等靶向治疗药物,另外还有一些局部治疗手段,例如TACE、放化疗等。医院有专业化的MDT团队,该患者就是MDT协作进行个体化治疗的一例病例。治疗中,分子靶向治疗和PD-1抑制剂单独使用均存在局限性,二者联合治疗,例如仑伐替尼联合PD-1治疗,起效更快,持续时间更长,病情控制率更高,二者联用能起到1+1>2的作用。该患者主要的难点是腹腔病灶,瘤体大,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差。该患者进行了转化治疗,首先给予仑伐替尼12mgQd+PD-1抑制剂Q3W治疗,治疗后腹腔瘤体明显缩小,进行了转化手术。该患者治疗结局,术后恢复良好,AFP正常范围,术后不久就恢复了全身治疗方案,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规律评效后没发现明显的复发和转移。
北京医院徐海峰教授
王凯冰教授:很好的一个病例,这个病例比较有特点,术后肝内转移,腹腔内转移,瘤体体积大不适合再次手术,进行了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瘤体变小,为手术创造了条件,进行了腹腔种植肿块的切除。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使肿瘤缩小,本身对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好的转归。
张瑞星教授:非常好的一个病例,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转化治疗的目的是为了使肿瘤能达到R0切除,但除了使肿瘤能达到R0切除外,还能争取到其它局部治疗的机会,使患者获得较大的获益,在这例病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例病例在MDT的作用、治疗时机的选择、转化治疗的目的等方面都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谢谢徐教授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一个病例。
李顺宗教授:感谢徐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病例。希望能有更多的病人经过仑伐替尼联合PD-1治疗后,转化为手术治疗,能获得更多治疗机会。
王顺祥教授:这个病例,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个是肝癌术后破裂,腹腔种植性转移的问题。另一个是术后复发的问题,肝内和肝外复发。在术前、术中肿瘤破裂出血,种植性转移,临床上很难处理,做完手术后复发,有效的治疗手段很少,对于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腹腔种植的疗效还有待于未来继续研究,但目前该病例给予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处理的手段是比较好的。
总结
本次会议由一线临床医生、专家为肝癌MDT治疗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如“手术+靶向治疗”、“手术+靶向+免疫治疗”、“介入+靶向+免疫治疗”等,为临床医生进一步提高肝癌治疗水平,为患者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