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曲中医,我是靠治病救人养家糊口的,所以我做不到不花钱治好你的病,我也不会虚头巴脑的说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幼稚话,我深深的知道,在今天要想不得病是不可能的......
我的临床宗旨是人民什么病多,我就治好什么病,这曾经是我以前很多文章的题目,现在我的题目上,很久没有使用这句话了,这不是说我有了改变,我只是不想让文章的题目太长,我的宗旨没有变化,为了践行这个宗旨,为了不忘初心--我每天挤出时间,再行整理学习《*帝内经》和〈伤寒杂症论〉等经典时的一些材料和心得,这让我又一次体会到了我在当中医小学生时的美好感觉,大家看我张口闭口就是《*帝内经》会不会感觉嫌烦?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只要有正常的中国人在,《*帝内经》就不过时,除非,我们中国人也全部让特丝垃给改成脑机一体人。
我,时刻准备着你的召唤。
艾叶
当然了,如果你能授权我来保卫你的身体健康安全,不得病也不是不可能,根据我们的--“病皆为外入”的理论,那么,我们只要能正确避开外邪的伤害就可以不得病了,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生活中的一些无法避免的事情是如何伤害身体健康的,这对于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保卫策略很重要,今天谈一下。如果能为您的健康出一点点力,将来您偶尔能记得你的天地里有过这样一位赤诚的曲中医,我真的打心里高兴。
我也曾经认为我只要每天做好临床工作就好了,我只要把我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保持在较高水准就行了,不成想在新冠那个夏天,一位知己唤醒了我尘封已久的心、我的学习心、我的责任心,我开始思考--成功率多高都是很不够的,因为我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失败,在病友的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疾病,我不能接受给了我最宝贵的信任的人冒这样的危险。所以,我必须不停的突破自己的纪录。
今天和大家谈谈胃病的问题,关于胃病,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做--十人九胃,这大体反映了人们对于胃病的畏惧与重视,也客观地说明,胃病对于人民的健康与生命的确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之大、之普遍也是毋庸置疑的。
前面讲肿瘤系列时,我曾经说过--我们中医因为以《*帝内经》的理论为根本依据,所以不论什么病都要搞明白致病原因,发病机理,病发后的各种变化,以及最后的结果等发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但凡有一个环节不明白,就不是真的认识病,更不要说研究病了。治疗时,相应的环节就开出相应的方药,能够达到什么变化与效果都要心中有数。患者服用药物以后真的达到了我说的效果,就客观上证明了我们的诊断是正确的、治疗也是到位的,患者就能认可、信任我们的中医理论,就能坚定治疗疾病的信心,并付诸行动,与疾病的斗争就能取得全面胜利。
在当前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中,把中医胃病辨证分为以下几个证型--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寒证、胃热证、胃食滞证、胃气滞证等等证型。在临床命名上,有以下几个--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和萎缩性胃炎,在西医里还有一个幽门螺旋杆菌的胃病,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是非常的有影响力。
就疾病本身来讲,胃炎这个病在中医的临床呢,其实还真的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为什么这个病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呢?因为有很多的患者诊断出胃炎之后经过治疗,或者效果不好,或者当时效果虽然可以但是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重新发作,所以人们就经常因为胃炎复发而感到苦恼。有很多人经常把自己有老胃病挂在嘴边儿上,这客观的证明,这个疾病在临床上的效果并不是太令人满意,为什么会这样?下面讲一下。
历史的原因吧,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胃炎具有非常典型的局部症状和特征,独立命名疾病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但是因为临床医学分科的过于细索与不甚合理,各学科渐渐淡漠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而整体观念在我认为重要性其实应该高于辨证观,临床上是对于整体观念的不够重视,这恰恰就是导致在临床上对于胃病的治疗深度不够的原因,上面所说中医对于胃病的分型辨证(西医对于病病病的描述更不用说了),恰恰是丢失了整体观念,胃病专家只在胃及其周围做工作、搞科研,能看出真正的病根儿吗?临床效果证明的确不能。
以大家对于中医的认识,知道辨证论治的朋友多一些,而知道整体观念的朋友可能就比较少了,中医临床上对于胃病的辨证分型,其中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寒证、胃热证的分型,还包括胃气滞证,都是已经大大的淡化了整体观念的意味了。
具体讲,胃气虚证--我经常说的一点,前面很多文章中反复的说过,在我们人体的生理功能中,确定患者是有气虚的证,因为我们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明文指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所以如果胃气虚,你看到了气虚了,怎么会对气之本的肺不重视?应该将肺统一进辨证诊断之中才对嘛。如果在临床是按胃气虚证加以医治的话,效果差、而且反复发作的话,就必需改弦更张、将辨证深入到肺气虚证的层面上做文章了。
同理胃寒证也是如此,胃阳虚证的虚寒证、胃寒证的实寒证--根据《*帝内经》的《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阳中之阳,心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不论胃病是实寒证,还是阳虚所致的虚寒证,要想取得好的临床疗效,不考虑心藏问题相应处理是不行的,他极大可能是更深藏的病根儿问题--不但只是胃寒、人体的寒往往都是心火不足的表现,我们人体的火力来源于哪里,大部其实就来源于心藏肌肉收缩摩擦产生的热,然后以血液循环的形式运送到全身。如果疾病,比如今年去年的新冠病*会伤害心肌,形成心肌炎,身体即使恢复一些,心肌的弱化不能修复,身体不能算是完全恢复,身体就渐渐成为寒性体征,这里不只是胃寒,但肯定有胃寒症状了。
上面这些辨证分型也就只有一个胃食滞证可以算是胃的比较纯粹的病了,因为不但中医、西医、大家都知道,胃的主要功能就是摄入饮食,然后消化之,在这里多说一句,我在临床上诊断思考胃病症时把胃食滞证作为胃病的一个标杆,来度量其它病理因素对于胃病的影响的多与少。在中医理论认为--胃主受纳,以降为和,如果暴饮暴食、没有节制,摄入超过其正常食量的饮食,停滞在胃中,胃的消化能力不堪其力,食积不化,临床症状会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因为没有及时排空,不能再接受新的食物,所以会厌食。胃气向下降有压力,只好向上逆,所以有的时候会呕吐,吐后胃胀痛可以减轻。胃中停留时间长了食物会腐败,也会向上逆出,出现难闻的酸腐气息,叫做嗳腐吞酸。
《*帝内经-五藏别论篇第十一》中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
《*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胃为多气多血之藏,胃粘膜在身体强壮时具有非常高明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家应该也知道,胃本身具有非常大的伸缩性,吃饱后的胃可以比空胃大出数倍,这些资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的胃其实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器官,有见于此,上面说胃食滞证是比较纯粹的胃病,加了比较两字,而不是完全纯粹,比如,在暴饮暴食时,如果所摄入食物饮品是经常寒凉呢、如果暴饮的是酒呢,就不能只按食滞证论治了。
严格说来,如果按照以前一般的中医治胃病的辨证分型进行诊断治疗,效果真的是非常之差,可以说有八成疗效甚差。
可能有的朋友就要问了,我曾经胃病,有的中医给我治的效果非常之好,这是怎么解释?这个解释其实非常容易,在我的多年临床实践中,我发现一个人胃的疾病其实是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在壮年时突发胃病的时候,这时临床按上述辨证分型治疗的效果还可以说得过去,另外一个就是多年以后的再次复发,之所以再次复发,就是因为在第一次胃病发作时,治疗时没有完全从根本上治疗,效果不能臻于至善。多年以后,或者说40岁以后,或者一次诱发因素发生后,人们的胃病再次出现复杂变化,而这两次病程之间的时间可能长、也可能短,那些年也可能表现为胃比较弱,时常有小的反复,或者伴有肠炎或者胆囊炎、胰腺炎,这些病也是可大、也可能小,而且在我看来也有气虚、血寒等与心肺关系密切的但是程度不甚的症状出没。
因为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所以对于西医胃病的名称,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所以下面我用西医的临床病名,将上面的胃病的发生过程捋一遍,初次胃的疾病发生时临床上多为浅表性胃炎,也就是发生在浅表的胃粘膜的胃病,经过治疗有的可以临床好转,有的则会病程长一些,于是有的会发展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之类溃疡性疾病。
胃病发生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这样,因为在胃病发生的第一个阶段时,人的身体在抵抗疾病的能力上还是比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也还是可以,所以胃病在很多时候可以缓解或成为慢性胃炎,注意是缓解,而不是根治,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一次的发作,病情变化要复杂一些了,这时就会有相当比例患者形成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发生萎缩或者发生纤维化病变。萎缩性胃炎呢,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量下降,如果多进饮食就会发生胃部有撑胀疼痛的感觉,表现在酒量上,人酒量变小,饮酒容易醉,醉酒以后的醒酒过程也要比较长。一般来讲,萎缩性胃炎的危害就比较大了,在这时,往常胃炎的吞吐酸水或食管反流症状,反而会减轻,大家一定注意,这很可能不是胃病好转,而是因为胃粘膜变薄、本身的腺体分泌胃酸的能力下降所致,也就是转为萎缩性胃病。
胃的病程比较长了,如果个人因为工作或者某些原因,与有*物质有接触机会,那么胃黏膜的萎缩病变会为*素在身体内的积累带来方便,这样胃部或者十二指肠部位的恶性肿瘤就是比较容易出现。
不得不遗憾的说,当前临床上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不能令人满意,有的甚至非常差。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我的临床体会--
在我看来,这时胃病的来源,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不外三种来源--一种是与外感有关,一种是与劳损有关,一种是与饮酒有关。如果因为醉酒导致的胃病,治疗时就需要肝心胃同治,如果是因为劳损形成的伤害造成的胃病,就需要心肺胃同时治疗。并且因为此时胃病的病位不但主要表现在胃粘膜,胃肌深层的胃内肌纤维粘膜也有萎缩现象发生,整个胃,整个胃部的粘膜,包括胃壁肌肉、包括胃的基层都发生萎缩现象,所以对于粘膜的治疗就异常重要,《*帝内经》理论提示我们不这样治不行啊,其它的治法,可能在用药前三天有一点见轻,后再吃药就不能再见到一丝一毫效果,所以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以心肺为根本的治疗是关键中的关键,在临床上可以看到疗效会前三天很好,后面也会一天比一天更好,疗效稳步上升。
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要想彻底治好胃病,得懂肺,得会治疗肺病。
守护你的健康是我生命中永远不变的主旋律。
兄弟不才,生在耕读之家,虽不富裕,但我的父亲喜好藏书,早年诊务不忙,就在父亲的督促下把《*帝内经》多读了几遍,于是有了上面这些道理---
还是这句话,中医事业是祖先留给我们所有炎*子孙的,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他的保护,是我们每一位炎*子孙共同的事业,我的一点点成绩也正如一支歌里唱的--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点赞,欢迎留言,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