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湖南卫视主办的节目“爸爸去哪儿了”,获得很高的收视率。对于这档节目,观众们看了都很欢喜。对于我们养虾的养殖户来说,却欢喜不起来。虽然媒体曾报道,今年整体养殖状况比去年好转,但频频出现的死虾,紧紧牵住养殖户的每一根神经。
今年在技术服务中,发现很多病害并不完全是病害引起的,而是环境恶化导致或因环境恶化后继发感染引起的。我们也对一些病例进行病原分离,发现很多病例与病原体没有直接关系比如偷死、白便、厌食和瘦身病等,很多跟环境直接的关系。
分析池塘环境的恶化,跟有机污染与水体自净能力的矛盾有关。水体的污染严重,而自净力低下,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通畅。造成水体发粘、水脏、亚硝酸盐等有*物质积累。在这种粘、脏、*的环境中,池虾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质纤弱,变现为体瘦、生长慢、蜕壳不遂和容易感染等。
出现这种水质的恶化,主要是有机污染得不到有效的分解。大家有疑问,现在推广的生态养殖不是定期泼洒活菌吗?活菌不就是分解有机污染、净化水质的吗?怎么说有机污染物得不到分解?原因是水体缺氧。水体中特别是底层水的低氧,导致有机物分解不完全,产生大量粘性的中间产物使水体发粘,同时在低氧和厌氧的环境中分解,产生大量的有*物质,使鱼虾中*。今年来不是很多蓝藻吗?蓝藻比其他藻类耐低氧,所以容易成为优势种群;不是发病的虾都肝萎缩吗?有*物质造成肝中*、坏死和萎缩。
说了那么多,到底是池塘缺氧的问题。开增氧机没少开、增氧机没少洒啊,溶解氧都不足。氧气去哪儿啦?
在这里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池塘溶解氧的收支情况,理清思路,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我们分析一下池塘的溶解氧的来源。池塘的溶解氧来源只要有以下途径:藻类的光合作用,空气的溶入、增氧机、加水带入和增氧剂的使用。在实际养殖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对池塘溶解氧的贡献达到70-80%,也就是说,池塘溶解氧的80%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其次是增氧机,增氧机通过搅动池水,将表层富溶氧的水带到底部,提高溶解氧的利用率;将底层富营养的底层水带到表层,共藻类生长需求,保持藻类旺盛;通过增加水气界面增加溶解氧。氧气从空气溶入和氧气从水中逸出有个动态的平衡,跟空气的氧分压、水体的盐度、温度和水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有关。加水带入氧气只有在换水时起效,而增氧剂只在应急时起效。
再来看看池塘中溶解氧的消耗情况。对虾的呼吸作用;浮游植物(藻类)的呼吸作用;塘中的浮游动、植物死亡分解耗氧;虾塘水体和底质中有机物的氧化作用耗氧等。虾塘中对虾自身耗氧量相对较少,而虾塘底质耗氧量则是养殖环境中溶解氧的主要影响因素,约占虾塘总耗氧量的60%,其次是藻类耗氧约占20%,动、植物分解耗氧占15%,对虾耗氧5%。
池塘低氧的原因就是氧气来源比消耗的少。从上面溶解氧收支来看,主要是有机质的分解耗氧多,而藻类活性不够,产氧不能满足有机质的分解;同时作为空气来源的增氧机,由于水中溶解有机质多发粘而效率大大折扣。
在缺氧的环境中,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复杂的中间产物,水体发粘(表面张力大)。过粘的水质一方面阻碍了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另一方面不利于藻类的生长;还有,过粘的水,增氧机的增氧效果极差。而作为水体溶氧95%来源的三大途径受阻,溶解氧更加缺乏,进而进入恶性循环中。同时,低氧的水体有益藻类繁殖受到抑制,抗逆性强的蓝藻、鞭毛藻等成为优势种群,生态系统在恶化。
有很多池塘的水很浓,但藻类很稀少,形成水色的因素主要是有机质。有个养殖8亩池塘,平时pH值8.2,透明度适中偏浓,4天增氧机全天开,晴天早上的底层水溶解氧仅有1.2mg/l。我们也多次将一些看起来很肥的池塘水,进行镜检,发现藻类很单一,数量很少,而且蓝藻甲藻居多。可见池塘溶氧低是很普遍的。
可见,低氧的根源不在于增氧机不够多,不在于下增氧机不够频繁,不在于养殖密度大。而在于生态的藻菌相不平衡,缺乏藻类,而作为补充增氧的设备又不足。
看来,池塘低溶解氧的问题出在藻类上。(待续未完......)
中国水产门户网的微网站正式上线拉!一机在手,尽览全球水产资讯!随时随地,看贴、发贴更轻松!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抢先一步体验不一样的微网站吧!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